11月09日,戈勃朗艺术之家:西扎创作设计展在续上海站(9月7日-10日)结束后,正式移步广州IFC[M空间]举办,并于活动现场开展了关于当下与未来城市空间的思想沙龙。
本次展览活动由绿色之春戈勃朗基金会倾情主办,MATSU玛祖铭立作为此次展览的高级合作伙伴,特别提供新品哥本哈根工作位系统,展览展示系列与家具产品为其营造极具建筑美学、激发创意灵感的高端商洽氛围。
戈勃朗艺术之家:西扎创作设计展
西扎创作设计展展示的是葡萄牙建筑大师西扎为西班牙国宝级艺术家戈勃朗设计的私人别墅和艺术创作空间,其中包括戈勃朗之家、五座给客人住的小别墅,以及戈勃朗的艺术工作室七座建筑。这极有可能是西扎大师的封山之作。
展览公开展示了出自西扎之手的戈勃朗之家的完整设计方案,包括设计图纸、建筑模型以及大师手稿,同时还有大量真实的照片和视频来展示两位大师从勘测到设计再到反复讨论的完整设计过程。
论当下与未来城市空间
广深两地的六位嘉宾,就“当下与未来城市空间的讨论”展开了精彩纷呈的演讲,对话氛围轻松、自由,但发人深省。
奥雅设计的创始人李宝章认为,说到居住、生活,最直接影响到个人的其实不是城市空间,而是社区空间。应该把城市空间还原到社区空间,把社区空间还原到社区的组织和社区人的生活方式。珠三角有三个世界级的社区:深圳蛇口,中国村落加上西方空间,在自然的景观下发展的社区;深圳华侨城,一个公园社区;广州沙面岛,一个完全人文的社区。好的社区,才能酿造好的生活。
《景观设计》学术主编庞伟用“盲人摸象”的典故表达了自己的观点:“盲人摸象,有人摸的是肚子,有人摸的是腿,没有办法认识真正的大象。但我们即使能看到完整的象,也只是大象的外形,不是真正的大象。我们没有办法真正的认识这个世界,这是让我们绝望的,也正是世界精彩的地方。”他认为,只要人们觉得好的就是好的空间。
国家建筑设计大师倪阳分享了自己对城市空间的有趣构想,他想象可以建造一个层高很高的高楼作为空中平台,人们可以在每一层根据自己的喜好建造房子、建造花园,自己安排属于自己的空间。过去我们过于强调公共空间,而私人空间被压缩了很多,比如私人花园,在中国消失了很久。高密度的城市中,首先要保证的,正是个人专属的私人空间。
羊城设计联盟理事会会长盛宇宏以上海的老城区和欧洲的城市引入话题,他认为在上海的街区中可以感受到邻里、亲情,让人感觉放松,很多欧洲城市更是这样。在旅行中步行往往也是最好的游览方式,走过一个小巷或许就会有一个让人驻足、心动的广场。目前,国内建造了很多高楼大厦,但忽略了让人行走、感受的微小空间。在城市空间的设计上,需要去创造更多让人感到安全、放松的环境。
观筑建筑发展交流中心理事长、发起人赵星认为,中国公民的审美教育是非常重要的,目前这一块国内做的还不够。设计师是一个服务行业,是按照大家的要求来完成作品的。只有审美的提高,整个城市的公共空间才能变得越来越好。
广东南方广播影视传媒公司的副总经理周洧作为建筑师行业外的媒体人,给出了自己对于城市空间更直观的感受。在城市中,她最看重的是博物馆和美术馆。其中,大学作为培养、熏陶高等教育人才的场所,是最适合建造美术馆、艺术馆的,国外许多大学的博物馆内都有非常棒的藏品,而国内却很少有大学能做到这样,这也是国内目前有待提高的地方。